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4:55    次浏览
乾隆期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。一方面是由于乾隆对瓷器的制作非常重视,对部分彩瓷器物的用途、形状、纹饰常有御旨,制作前需进呈画样或木样,审定后方可烧造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清宫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,他一方面完成皇帝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,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西洋的工艺美术,创造了许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。 乾隆时期,为制作的鼎盛期,从乾隆开始,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。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,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,形制上丰富多样,工艺繁复,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志制品中的杰出代表,同时,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烧制成为可能,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,层次分明的色泽,石,木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能够准确细致的加以表现。 特点器形:常见的白地粉彩器有、九桃天球瓶,九桃盘及三果、戏婴碗等。除日用的碗、盘、杯、碟和各式瓶类外,文房用具及各种陈设件和饰件特别多。当时所制的粉彩瓷也较多,如各种菩萨像、佛前的五供、金奔巴瓶、斋戒牌等。转心瓶、转颈瓶、套瓶都是清乾隆年间首创的陈设瓷。 纹饰:与雍正粉彩相比,已由淡雅清丽而变为浓艳豪华。纹饰的风格有两大类:一是继承雍正时期的花卉图和少量墨彩山水图等,仍保持雅静的风格。另一类则是重色浓彩、锦上添花。乾隆粉彩往往于一件粉彩器上采用压印、剔划、、、色釉、镂空、堆塑、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件器物上。'轧道'工艺用得也很多,即在器物局部或全器色地上刻划纤细的花纹,然后加绘各式图案,这种工艺难度大且费工,看上去富丽堂皇,故有'锦上添花'之称。 乾隆粉彩瓷流行器里施低温绿釉,有时器底也施绿釉,叫'绿里粉彩',简称'绿里器'。以后此种绿里器大为盛行,直至清末,也是特点。款识:的器大多书'大清乾隆年制'六字款,少数书'乾隆年制'四字款。民窑器亦有书六字及四字篆款的,但款字极不工整。市场行情 2013年香港一件清乾隆 “福寿连绵”图瓜棱式盖壶成交价为1320万元,,可见器不仅有重要的艺术价值,同时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。乾隆粉彩瓷器-市场策划师:陈总监交易方式:大型展览展销会-一年2次拍卖会-不定期私下洽谈-私下交易(仿品勿扰)联系策划人陈总监13590268646←长按复制(24小时接听)